万绿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人工湖泊。
20世纪80年代,武汉市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许多企业和小作坊在周边地区开展生产活动,但却没有有效的环保措施。由于废水、废气等大量排放,导致周边河道受到污染,水质急剧下降。此外,为了遏制洪水灾害,武汉市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填埋土地的方法,堵塞了部分河流和湖泊,进一步加剧了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的河流和湖泊已经被迫填平,不再起到防洪和调节水质的作用。然而,污水和雨水仍然需要有一个排放的通道,于是就出现了万绿湖这样的人工湖泊。经过治理,这个曾经污染严重的地区逐渐恢复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城市公园和休闲区。
万绿湖也叫新丰江水库,与千岛湖并称为姊妹湖,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相当于68个杭州西湖。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能源需求和化解水害,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新丰江水电站动工建设。作为大坝蓄水的全淹没区,包括南湖、回龙、锡场在内的8个公社、389个村庄、18万亩耕地和42.5万亩山林被淹没,十万乡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前往异地再建家园,万绿湖由此形成。
万绿湖是因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修建世博会期间的长江闸门时,为了调节江水的流量和潮汐而人工开凿的一个大型储水池。
在修建长江闸门时,长江水利委员会为了调节长江流量和潮汐,人工开凿了一个大型储水池,也就是万绿湖。
这个储水池可以在需要时储存大量水源,在不需要时则可以通过导流闸门将水源导入长江以平衡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