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王族改为汉字单姓“元”,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遮姓,仍为拓跋氏。
到西魏末代帝王恭帝元廓即位后,将元氏复改回拓跋氏。隋文帝统一中原后,拓跋氏嫡系主流最佟仍然改为汉姓元氏
拓跋元昊之所以后来被称为李元昊,是因为他的远祖李思恭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作为党项族人,李元昊在登基之后,为了增强民族意识,使自己的称帝更具合法性,曾将李姓改为嵬姓,自称嵬曩霄。然而,他的后辈为了与宋朝交好,又将姓氏改回了“李”。因此,拓跋元昊之所以被称为李元昊,既体现了其家族与唐朝的深厚渊源,也反映了西夏王朝在政治和外交上的策略变化。
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