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石达开有三个儿子石定忠,石定基,胡永活。孙子胡天浇、胡天祥。
石达开尚有后人,已改姓胡。1861年6月,石达开路过平治村,见到姑母胡石氏,胡石氏觉得翼王南征北战,前有堵兵,后有追兵,就留下了石达开的小儿子,胡石氏长子胡运平夫妇还没生养,就把翼王的小儿子认作自已的儿子。石达开在平治村的子孙,至今已传到第六七代,100多人。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石达开最后在大渡河被清军俘虏,全军覆没,全家被凌迟处死。最后就连自己一个5岁的儿子,和刚出世的小儿子,也都被清朝凌迟活剐,因此,可谓是已经断子绝孙了。
关于平治村翼王的小儿子,平治村世代保守着这个秘密,石达开的后代得以在清兵一次次的清洗中幸存。直到清朝灭亡后,这个秘密才公之于众。
一是石达开太过于狂妄,没有虚心向当地人请教。
当时,在大渡河边生活的人,生活都比较艰苦,按理说,石达开征战多年,一路攻城略地,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
可他到了紫打地后,自恃手握大军,对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盛气凌人,只想从当地老百姓的手中获得船只,却不愿意付出财物。
石达开的这个举动,让当地人十分不满,谁也不愿意将自己赖以生存的船只贡献出来,纷纷藏匿起来。
这让石达开不得不命令太平军就地砍伐竹子,制造竹筏渡河。于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是石达开还太过于年轻,喜欢讲排场。
当时的石达开年仅32岁,还很年轻,身边带了好几个王妃。到了紫打地时,不巧遇到其中一个王妃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喜欢讲排场的石达开为了祝贺,让三军就地休息,大肆庆祝。当时的很多太平军都见证了生死,谁也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事情,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于是大部分喝得酩酊大醉,也无法过河了。
石达开和部分太平军将领
虽然有谋士向石达开建议,先让一部分太平军过河,到对岸将一些要塞占领,可石达开却正沉浸在兴奋之中,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要过河就大家一起过河。
三是石达开的军事综合能力欠缺。
石达开虽然善于打仗,对地形的选择也很熟悉,可惜不懂天文知识。当时是5月份,正是雨水多的季节。他忽视这个常识了。
石达开完全没有料到,一夜之间,突然下起大雨,导致河水猛涨,而且暴雨居然一连下了3天3夜,导致平静的大渡河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河水泥沙滚滚,波浪滔天,根本无法渡河。
正是这3个原因,让石达开不得不停留在紫打地,可此时,无论后面的追兵,还是对岸的清兵,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并不采取强攻,而是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御和围困。
紫打地是一个弹丸之地,根本无法展大规模开厮杀,导致石达开弹尽粮绝,陷入困境,最终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