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然而现代化的罗盘是通过西方科学和技术的运用成型的。大约在19世纪末,罗盘开始被用于导航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20世纪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增加,罗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军事、航空、海洋等领域必备的工具之一。
罗盘的前身是“司南”亦称“指南针”。
也就说没有“指南针”的发明,罗盘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由春秋战国时代发现了“磁石吸铁”,由汉唐时期的风水家或堪舆家发明了“指南针”和“罗盘”,最先将其应用在聚落选址、辨方正位的实际操作中,然后才逐渐被航海家所认识应用,在北宋时期制作出了专门用于航海的“航海罗经”并逐步流传到国外。
王振铎先生在《中国古代磁针的发明和航海罗经的制造》一文中,曾引证日本制造的罗经,并转载奥替斯·柯雷《日本基督教史》一书所绘清雍正时(1723~1735)日本旱经图。这种旱罗经正是以十二支为方位,恰合杨筠松的“先天罗经十二位”的罗经制法
要编好看的罗盘吊坠,需要选取合适的线材和配件,将罗盘固定在吊坠底座上。
接着,可以在吊坠底座周围编织出美丽的花朵、叶子或其他图案来增添美观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织方式,如十字绣、钩针织等来制作出独特的罗盘吊坠。
最后,可以附上合适的链子和扣子,使得罗盘吊坠更加完整,美观,使人无限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