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菜豆好种吗
时间:2025-05-12 20:43:54
答案

好种

菜豆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长久,随着栽培的时间逐渐变多,菜豆在我国已形成了豆荚荚壁成为肉质,以软荚供食用的荚用种类型,即普遍以嫩荚作蔬菜食用的软荚菜豆。菜豆以露地栽培为主,还可进行多种方式的保护地栽培。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菜豆栽培的详细过程。

菜豆栽培方法

整地施基肥

为了防风防霜,春菜豆栽培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块。菜豆是浅根系需氧多的作物。前茬以秋大白菜、马铃薯、黄瓜等蔬菜为好。3月中旬前后施入基肥,整地作畦,为了防风每隔4-6个畦,立一道防风障,应以东西向为宜。

加施的无机肥料与农家肥一起翻入地下,作为基肥。南方酸性大的红壤,每亩加施25公斤白云石或生石灰,以调节土壤酸性,耙平后做成平畦或高唯,畦宽1.2-1.5米,畦长8-10米。

播种

(1)种子消毒

播种前虽经种子挑选,但部分种子仍然带有病菌。因此,在可以在45℃热水中浸种10分钟灭菌处理,切断炭疽病等初次传染源。

(2)播种期

春菜豆在不遣受霜冻情况下,越早播种产量越高,产值也越高。华北、华中地区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东北地区在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在一般情况下提前5-7天播种。(3)播种方法

无论露地直播还是育苗播种,均以干籽播种为好。因为种子漫泡初期吸水不均、吸水速度快,往往引起胚轴或子叶产生裂纹,致使种子发芽力显著下降。授种时间过长时,细胞内营养物质溶解外渗,由于种子营养消耗,影响种子发芽力。菜豆种子吸水量大,吸水速度快。

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引起出苗速度慢。播种后发现土壤水分不够,再浇水也不会带来满意效果。因浇水使土壤中空气减少,表面土壤板结,未发芽的种子仍不能发芽,发芽的种子也常常腐烂。先盖膜后播种方法,就是用铲刀在薄膜上切成一个十字,深度约3-4厘米,点种后其上覆土2-3厘米。土壤干燥时可播前开沟浇水后播种。

(4)播种量

种植密度大植株营养生长羽,分枝减少,根系发育差,容易引起植株早衰,优质荚率降低,以及由于通风透光不良,引起各种病害。蔓生种一亩7000-10000株;矮生种每亩10000-12000株左右。

苗期管理

苗期是指出苗后到开花前这段时间,大约30天左右。在这一时期管理的中心是,想方设法做到苗齐苗壮,做到这一点丰产就有多半把握了。幼苗期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浇水。在无地膜覆盖栽培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地温,应采取多次中耕的办法。第一次需深中耕,以后要采取浅中耕。

地膜覆盖裁培不易中耕,在播种后10天前后,需要特别注意及时扒苗,即使先盖膜后播种也有些幼苗不能顺利的从膜下顶出地面,不及时扒苗就有烤苗的危险。盐碱地裁培菜豆,要特别注意,小雨过后及时中耕或浇一次大水压碱,否则容易引起返碱死苗。为了防风、防箱,应尽早插架。架材高度不低于2.5米。发现虫害及时打药防治。

开花结荚期管理

在开花结荚期管理的中心是肥水管理。苗期养分供应主要依靠基肥,但是到达了开花结荚时期,为了维持植株有一个正常生长势,往往依靠基肥就不够了。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生殖生长,但也进行旺盛的营养生长,形成强烈的营养竞争现象。养分不足往往引起大量落花或植株矮小、植株早衰,造成产量下降,好荚率不高。

以收获嫩荚为目的蔓生菜豆进入盛收期,光靠基肥和根瘤菌固氮作用,氮素营养显得不足,为了高产必须扩充氮案营养。开花结荚期浇水,应该与追肥结合进行,在没有降雨情况下,每3-5天浇一次,整个生长期浇4-5次水。

在下雨后或覆盖地膜可减少浇水次数。进入收获盛期,应把下部衰老黄化叶和病叶,尽早摘除,以利通风透光,防止病害蔓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田间管理工作。此外,如发现病虫害,打药防治。

结语:多年来,菜豆已成为我省各地解决“五月小春缺”、补充市场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在周年供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菜豆的嫩荚和老熟种子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鲜食嫩荚含有6%蛋白质、10%纤维、1-3 %的糖;干种子中有22.5%蛋白质、59.6%碳水化合物。因此,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食。除供鲜食外,又比豇豆耐贮藏运输,还可加工制成罐头等。科学合理的栽培菜豆,是菜豆提高产量最好的方法。

菜豆好种吗
答案

不好种。菜豆对光照强度严格。光照弱植株徒长,甚至生育受阻,开花结荚少。

菜豆叶片可以自主进行方向调节接受光的能力,叶片早与光线垂直,中午平行。

土壤适宜温度60-70%,湿度过低根系生长恶化,45%至70%会推迟花期,开花结荚少,且荚小。荚内种子也少。干旱内果皮变薄,品质下降。

菜豆好种吗
答案

比较好种植。

(1)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如春菜豆,在北方(北京地区) 3月下旬至4上旬播种育苗或直播长江流域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移栽定植。秋菜豆,在北方早霜来临前90~100天直播,长江流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直播。

(2)合理种植

露地采用南北行种植。每穴的株数和株行距,矮生菜豆建议每穴4~5株,株距33厘米,行距33~45厘米、蔓生菜豆每穴2~3株和株距30~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穴内留的株数多,株行距可适当大些。与露地相比,保护地内的株行距应大一些,每穴内留的株数应少些。

(3) 及时插架

对蔓生菜豆在甩蔓前后,选用2. 5米长的细竹竿插架,每穴用1~2根细竹竿,将4根竿细竹顶部绑在一起,引蔓上架。

(4)适时追肥浇水

在夏季宜在傍晚浇水,热雷雨后用井水串浇。降雨前要整修排水沟渠,保证雨停后田干,适时追肥(见菜豆植株徒长中有关内容)。

(5)酌情摘老叶疏小花

在生长中后期摘除植株下部的枯黄老叶,酌情疏掉植株上部过多的小花朵。

(6)加强保护地管理

在保护地栽培应选用适宜品种,及时吊蔓。开花结荚期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光照强度为0.15万~3万勒克斯,每日8~10小时)及空气中相对湿度(94%~100%)。在茎蔓接近棚顶时,适时放蔓或打顶。酌情叶面喷洒1%葡萄糖溶液,或05%尿素溶液。

(7)使用植物生长调节

用 10~20毫克/升的防落素浴液,在花器的英果柄处涂抹。或在盛花期,用5~25毫克/升的茶乙酸溶液喷花,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8)防治病虫害

及早防治各种病虫害,菜豆常见虫害有菜豆螟,菜青虫,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锈病等

推荐
© 2025 偶皮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