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北京至少七八家店的仙豆糕吧,最爱的还是五道口和南锣的,最爱他家的芋泥仙豆糕,其他口味也基本不踩雷,当时买了六七块,阿姨还多送了我一块紫薯的,可能是仙豆糕店越来越多,所以南锣店也不用怎么排队的,不然真的是每次都很难买到。
仙豆糕是一种流行的中式点心,其特点是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仙豆糕的皮通常由绿豆沙、糯米粉、白糖等原料制成。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仙豆糕皮的配料比例及制作方法:
配料比例(以制作10个仙豆糕为例):
- 脱皮绿豆:500克
- 白糖:100克(可根据口味调整)
- 糯米粉:150克
- 澄面(小麦淀粉):50克
- 色拉油:适量(大约2大勺)
- 开水:适量
制作步骤:
1. 先将脱皮绿豆提前浸泡几小时或者过夜,然后蒸熟至软烂,用料理机打成细腻的绿豆沙。
2. 将打好的绿豆沙放入不粘锅中,加入白糖,小火翻炒至绿豆沙收紧,不再粘锅壁,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20分钟。
3. 在绿豆沙中加入色拉油,继续翻炒至完全融合。
4. 将糯米粉和澄面混合均匀,慢慢加入刚烧开的水,边加边搅拌,使其成为半生熟的糯米面团。
5. 将炒好的绿豆沙分成等分的小团,每个大约50克。
6. 取一份糯米面团,压扁成圆饼状,包入一份绿豆沙馅料,搓圆后放入仙豆糕模具中压型。
7. 把模具放入预热的蒸锅中,大火蒸约10分钟至糕体熟透即可。
请注意,这些比例和步骤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可能需要根据个人口味和经验进行微调。制作仙豆糕的关键在于控制好火候和蒸制时间,以确保外皮的酥脆和内馅的香甜。
仙贝一词来源于日本,是指一种由糯米粉、红豆馅或绿豆馅等制成的点心。
据说这个词最早是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年)出现的。
仙贝的外形类似于西方蛋糕,但口感和制作方式都有所不同。
它通常被当作零食或甜点食用,也被用作礼物或节日食品。
在台湾等地,仙贝也被称为“蒸糕”或“麻糬”,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已经成为亚洲传统糕点之一,备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