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书是指官员在接受某一职位时发表的就职宣言。其主要内容是表达官员的忠诚和责任感,承诺为人民服务并遵守宪法和法律。报任书的全文和译文因国家、地区和职位而异。以中国的报任书为例,其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对宪法、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忠诚和承诺,以及表达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原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攸之、攸攸之,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文:
我原本是一个平民百姓,亲自耕种在南阳,只希望在这乱世中保全生命,并不奢望在诸侯中成名。先帝并不因为我出身低微而轻视我,反而三次亲自到我的茅屋里拜访我,询问我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因此,我感动万分,于是答应为先帝效力。后来遭遇失败,在军队溃败的时候接受了重任,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接受了命令。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先帝知道我行事谨慎,所以临终前把重大的任务托付给我。自从接受使命以来,我日夜忧虑不安,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从而辜负了先帝的期望。因此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和率领三军向北进军,平定中原。我将竭尽全力,除去奸恶之徒,恢复汉室的繁荣,使之回归旧都。这是我回报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所在。至于权衡利弊,提出忠诚的建议,那么就请你考虑考虑再考虑。我深感受恩感激不尽。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这封信是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写的,表达了他的人生感悟、遭遇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悲愤。
《报任安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东西不同。”
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的价值观: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但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他们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和贡献。那些为了正义事业、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而英勇斗争的人,他们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的人,他们的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也体现了司马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成为后世激励人们珍惜生命、勇于担当、努力奋斗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