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2.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3.红字更正法
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
4.补充登记法
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
5.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整方法
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原因;
二、加强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措施:
1.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
3.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失信约束,保障会计人员的权利;
4.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
1. 资产账户: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表示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组成的。
2. 负债账户: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这个公式是资产账户公式的另一种表达,表示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资产。
3. 收入账户:收入 - 费用 = 利润。这个公式表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收入)减去相关费用后,所得到的利润。
在会计中,账户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其中,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的结构是相反的,即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负债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相同,即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即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总的来说,会计账户分类公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