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340或339年至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出生于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1. 宁死不屈:宁愿死亡也不屈服。形容人非常坚强,有骨气,不愿意向敌人或困难低头。
2. 至死不屈:直到死亡也不屈服。与“宁死不屈”意思相近,强调即使面临死亡也绝不妥协。
3. 誓死不从:发誓至死也不顺从。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4. 死不旋踵:死也不转回头。比喻宁死不屈,绝不后退或改变立场。
5. 坚贞不屈:坚守节操,不屈服。这个成语不仅指身体上的不屈服,更强调在精神或道德层面上的坚定和忠诚。
答:宁死不屈斩钉截铁的意思是:就是死了也不会屈服的,原来说的那句话斩钉截铁还是这句话。这句话的表现往往出现在电视剧内国民党特务对我地下党员进行严刑拷打都是表现宁死不屈的精神。在反复讯问中都是斩钉截铁的一句话(不知道〉。主要的是毅志坚强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