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其代表作《荀子》被誉为“道家之瑰宝”。该书包含了22篇经典,其中包括《劝学篇》、《天论》、《性恶篇》等等。荀子主张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善人的本性,强调人类的自我完善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圆满的个性和道德的完善,而不是追求外部的功名和利益。荀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以至后世史上道德、文化、政治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
荀子提出了下列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1、天道自然的思想: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3、“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特点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
答:荀子谈读书文言文:
《劝学》【作者】荀子 【朝代】先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