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算法是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图算法,用于解决迷宫问题。该算法从起点开始遍历迷宫,通过不断探索分支路线,并记录可行路径。如果当前路线走不通,算法回溯到上一个分支点重新尝试其他路线。直到找到终点或者所有路线都被探索完毕,输出最短路径即为解。罗斯算法的优点是能够避免掉入死胡同,但在复杂迷宫中可能存在路径重复的问题。该算法可以应用于搜索问题、寻找最短路径等领域。
这和罗斯福当时所在的美国环境有关:罗斯福是在1933年的3月,当选的美国总统。在1929年——1933年,美国经历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历史上称之为“大萧条”。而当时竞选第32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实际上是顶替了竞选连任,拯救美国经济危机失败的第31任美国总统:埃德加·胡佛。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任以后,采取了整顿银行,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才使得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正是因为罗斯福的新政,将美国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拯救了出来,才奠定了罗斯福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
而影响罗斯福能够成功连任4届总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当时的美国并未直接参战。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偷袭了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美国才被迫卷入战争。实际上,历史上珍珠港事件对美国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严重:因为那时候的海军普遍还认为,巡洋舰和战列舰才是海战的主力,而航母只是辅助武器。而珍珠港事件中,美军损失的大部分舰队都是巡洋舰和战列舰。当时的美军已经做好了军本从西海岸登陆,一路打到美国芝加哥的最坏打算。
美军在前线的节节败退,让当时的美国民众十分恐慌,这时候一个稳定、长久,保持政策不变的领导人就在这个时候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罗斯福就在当时成功保持住了第二任期,并且争取到了第三任,领导美国人民对日本、德国等轴心国作战。
而罗斯福的第四任任期,是在1944年。这个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德国已经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美国民众,甚至美国军界都无法断定未来战场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在外部环境下和本国的巨大呼声中,罗斯福成功争取到了第四任任期。当时美国还流行这样的一句口头禅:“不要在船行驶到河流中央的时候,再换乘船只。”
罗斯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任务调度问题的算法,也称作最短作业优先(SJF)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选择剩余处理时间最短的作业进行处理,以保证最短等待时间和最小化平均流逝时间。
在罗斯算法中,作业的处理时间需要预估,若预估不准确则可能会导致优先级被错误计算。罗斯算法适用于长任务队列和多作业环境中,可以使CPU利用率最大化且平均等待时间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