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
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 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放下包
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用明喻举例如下:
2,平静的湖水象一面镜子倒映着河柳。
3,他跑的象离弦的箭一样快。
4,铁道上的火车象一条长龙在铁轨上奔驰!
关于这个问题,1. 天上星星眨眼睛。
2. 落日余晖染云霞。
3. 绿树成荫遮炎热。
4. 风吹草低见牛羊。
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 一寸光阴一寸金。
7. 雨过天晴见彩虹。
8. 人海茫茫寻知音。
9. 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
10.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1. 山明水秀美如画。
12. 柳暗花明又一村。
13. 人山人海挤爆了车站。
1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5. 云淡风轻心情好。
16.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通权达变tōng quán dá biàn[释义]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语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正音] 通;不能读作“tònɡ”。[辨形] 权;不能写作“全”。[近义] 随机应变 看风使舵[反义] 刻舟求剑[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