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自叙帖》是一篇行书作品,原文如下: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意。
译文:我小时候在长沙侍奉佛教,空闲时间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但是我后悔没有机会看到前人的伟大作品,所以我决定背负行李、手持拐杖和锡杖去西方旅行,拜访当时的名人。我经历了很多复杂的事情。我经常看到一些残缺不全的书籍,但我并不怀疑它们的价值。我用鱼皮纸和绢素写字,经常沾满灰尘,但我并不在意。
有蜀素帖,《来戏帖》、《致伯修老兄尺牍》、《晋纸帖》、《适意帖》、《丹阳帖》、《致伯充尺牍》、《惠柑帖》
米芾(别名米襄阳、米南宫等,1051年-1107年),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出生于湖北襄阳,祖籍山西,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芾[fú] 1. 草木茂盛。
2. 同“黻”。宋朝书画家米芾,也作米黻。 详细解释 芾[fèi] 1. ——“蔽芾”(bìfèi):形容树干树叶微小 芾[fú] 〈形〉 1. 草木茂盛 。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