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在我国的远古时代,有一个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三苗,三苗又有苗民、有苗之称,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古老的部落,生活于黄帝到尧舜禹时期,主要活动于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
三苗生活在湖泊和山陵密集之地,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三苗据此来对抗中原部落联盟的统辖,频频进行武装暴动,屡屡侵犯中原地区,成为了与北方中原部落敌对的一股强大而顽固的力量,给中原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有文献将三苗视作“九黎之后”,依据是它在黄帝时期曾加入了九黎部落联盟。在尧帝统治时期,三苗发生叛乱,尧派兵进行了讨伐。双方在丹水(今湖北丹江)进行了大战,结果三苗战败。这时三苗或许加入了尧的部落联盟,因为有的文献将三苗的首领欢兜视为“尧臣”,并以“诸侯”相称。
之后,三苗并不臣服,依旧屡次作乱,结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尧放逐到了西北的三危山上,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一带;他们的首领欢兜则被放逐到崇山。
是一个祖先。
“三苗”又被称作“有苗”,曾是九黎部落中的一个部族。从黄帝时期至尧舜禹时代,这个部族就生活于古代洞庭湖和彭蠡湖之间,严谨一点说就是长江中游以南一带。这与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看起来仿佛有一些南辕北辙的意味。《尚书》与《国语》曾记载了有关,九黎氏族与三苗部落之间的微妙关系。三苗实际上就是九黎部落中的一个分支,蚩尤与黄帝涿鹿河北时九黎战败,进而导致族人流散并演变为三苗。从这段记载可以得知三苗出自九黎,并在九黎溃散之后以三苗代替了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