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温度全期控制在38.3-38.8OC,比孵化鸡蛋略高0.5-1O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50%--55%。每天翻蛋4-6次。
鸽蛋孵化到第12天,要每天抽出蛋盘1次,在孵化机外凉蛋,使温度降至30O摄氏度后再放回孵化机内。
①人孵前的准备种蛋人缸前需对缸进行升温,除去缸内的潮气,一般需要3~4天,使缸内温度达到39C左右将种蛋入孵。
②翻蛋为了使种蛋受热均匀,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对新人孵的种蛋要加强翻蛋。前两天每天翻蛋6次,第三天开始每天翻蛋4次。
翻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抢心”将缸内的胚蛋上下、边缘和中间的互换,并将翻蛋前缸中心的蛋放在最上面。
b.“平缸”翻蛋时仅将上下、左右、中间与边缘进行位置互换。
c.“里表互换”将表面和中心的蛋位置互换。
d.“抢心互换” 取出部分边缘蛋与中心胚蛋互换。
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天第一次翻蛋采用“抢心”,其余5次均可采用“抢心互换”:第二天第一次翻蛋采用“抢心互换”,其余5次采用“平缸”;第三天以后就可以采用“平缸”和“里表互换”相结合的方法。翻蛋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无论以何种方式翻蛋,最终目的是保证胚蛋受热均匀。
③温度的调控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如果发现温度过低,盖严缸盖或增加棉被;温度高时,可以撑起缸盖或减少棉被来调节。如果缸内局部温度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转动木制圆盘来调节。
(3)桶孵法桶孵多用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有孵桶、网袋、孵谷、炉炕和锅等设备。孵桶为圆柱形水桶,也可用竹篾编织成圆形无底竹箩,外表再糊粗厚草纸数层或外涂一层泥,再用砂纸内外裱光。桶高约90厘米,直径60~70厘米。网袋用以装蛋,由麻绳编织,网眼约2厘米X2厘米,外缘穿一.根网绳,便于翻蛋时提起和铺开。网长约50厘米,口径85厘米。孵谷要求饱满,炒热备用,以利保温,也有以秕谷、稻谷和沙子代替谷粒的。
①孵化温度调控每次人孵开始都要进行炒谷,将稻谷炒热至烫手,大约40~42C。将热谷放入桶内提高桶温。在桶底层铺平热谷,将网兜装好的第袋 种蛋散放在桶的四周,将第二袋种蛋放在第一袋中间,然后在种蛋上均匀撒上热谷覆盖。依此步骤,一层蛋一层热谷完成人孵。在桶的最上层加盖保温材料。人孵几批后可以采用“老蛋带新蛋”的孵化方法,无需再炒谷。
②翻蛋为使胚蛋受热均匀,每天翻蛋3~4次,翻蛋时将“边蛋”和“心蛋”分开放置,之后收起炒谷,重新加热使用。在放置种蛋时每次都要将“边蛋”和“心蛋"位置变换,以保持胚蛋孵化一致。
③上摊床完成早 期孵化后就可以将胚蛋上摊床,依靠胚蛋自身的热量维持后期孵化。